乡村振兴背景下,银行业如何支持农业发展?

2025-01-22 14:14:23BY:lyw
【字体: 打印

首先,充分发挥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功能,围绕农村金融需求加快补短板,多维度扩大金融供给。一是探索商业银行与供销社全面战略合作和融合发展路径,挖掘两者互补优势,推进农业农村生产、供销、信贷“三位一体”全面合作,为供销社及相关企业提供信贷、融资、结算、账务管理等服务,将服务网点、金融产品、资金渠道有效融入基层供销社网络。二是树立金融支持农业大产业链的思路,把支持农村全产业链作为商业银行服务乡村振兴的抓手。针对农资农机具生产流通、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等主要环节,着力延长链条、补强链条,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三是创新农机装备融资租赁金融工具,多维度满足农户金融需求。完善农机装备融资租赁政策法规,明确租赁行业地位和租赁方式。通过财政资金和税收优惠,支持金融机构开展融资租赁业务。支持农民合作社设立农机融资租赁基金,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机融资租赁,降低农村机械化投资成本。鼓励推广“租赁+金融”“租赁+保险”等新型融资租赁模式,提高租赁市场效率和服务水平。积极推广信息化、智能化的融资租赁管理系统,提高租赁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其次,完善金融支农和小额信贷政策,增加涉农信贷总量,促进信贷分布更加均衡。一是坚持涉农计划和普惠涉农计划分开,结合各地实际确定涉农贷款规模和增长目标,探索建立适应农村实际的差异化信贷模式,巩固和增强客户拓展能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涉农贷款平稳增长和增速持续稳定。二是推动基础金融服务不断延伸,根据区域实际、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建立差异化的业务授权、产品和服务体系。

再次,持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赋能商业银行精准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一是探索数字人民币在农村的试点和规模化应用场景,以消费券、助农补贴等形式逐步形成农村数字人民币示范生态,为农民提供便利。提高涉农企业周转率,降低涉农资金交易成本,确保涉农资金使用安全。二是加快建设和推广商业银行线上助农惠农平台,整合农村服务网络资源和人才储备,打造“互联网+农村”金融场景,发挥金融科技优势,补足网点布局和信息沟通短板,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便利性。三是加快推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立足农业农村需求,创新金融产品。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通过提供分层的“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等针对性强、特色化的金融服务,增强农村客户对商业银行的黏性。

最后,始终坚持底线思维,优化农村金融风险管理,筑牢防范农村金融风险的屏障。一是加强有关农村金融风险防范的针对性宣传,结合农户平均知识水平较低的客观实际,综合运用图片、标语、表演等传统线下方式,以及网络课堂等线上宣传渠道,开展信用、反欺诈等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提高涉农主体金融素养。二是精准匹配农村各类主体授信需求,避免过度授信。依托大数据风控系统,确保贷前尽职调查信息准确,提前过滤可能存在过度授信问题的客户。充分考虑客户的实际收入、债务水平、养殖成本、家庭生活成本等因素,确保其还款能力与债务规模相匹配。三是完善农业风险监测和银保联动体系,针对农业风险“看天气”的特殊性,在贷款预警机制中嵌入农业气象监测和农产品价格监测模块,及时跟踪自然灾害或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同时探索与农业保险公司或担保公司的合作途径,在地区开展银保联动,实现风险分担,完善再保险、巨灾风险分散等配套机制。四是完善农村征信与担保体系建设。加强对农村征信机构的监管,提升征信数据库建设和管理水平,提高征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推广应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农村信用体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效防范信用欺诈行为的发生,保证信用体系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注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对接,根据农户信用等级和信用记录调整政策支持力度。本文摘自《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战略和政策》,有删节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战略和政策》是新利18平台金融研究所针对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战略和政策的研究成果汇总。本书选择了金融支持农业、金融支持农村工业、金融支持农村服务业、银行业支农、金融科技支农、保险业支农等方面共13个专题开展研究。这些议题不仅是当前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重点和难点,在未来也是具有重要性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和的剖析,检查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探究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Baidu
新力18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