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缀言 | 提振消费:激活内需引擎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也是民生福祉的“晴雨表”。提振消费是今年全国两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列年度首要经济任务。此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8方面30项重点任务。我国正通过政策创新、供给升级、环境优化等多维发力,加速释放消费潜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同时应清醒认识到,消费潜力释放仍需破解诸多深层矛盾——例如城乡消费差距、服务供给不均、居民预防性储蓄偏高等问题,需政策持续发力、社会协同共治。唯有以民生为本、以创新为基,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方能从根本上激活内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本期封面专题,就聚焦“提振消费”。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课题组在《2025中国消费研究报告:释放服务消费潜力》中指出,我国内需不足主要表现在消费不足,消费不足的主要矛盾在于服务消费潜力未得到有效释放。究其根源,在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为此,加快推进服务消费潜力释放,重在破除结构性矛盾,重在“以人为中心”推进结构转型与结构性改革。
陈婷、李勇坚在《服务消费重塑中国经济增长新范式》一文中认为,消费升级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突出表现为消费结构的优化调整。一方面,居民消费在品质和品牌选择上日益追求高端化、个性化;另一方面,实物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重逐渐下降,服务消费的比重持续上升。为推动服务消费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需从加强需求升级牵引价值重构、数字赋能驱动价值增值、制度创新保障价值实现这三个关键维度着力突破,重塑经济增长的全新范式,助力服务消费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深耕转变。
赵伟、侯倩楠撰文指出,消费提振政策需兼顾短期刺激与长效机制:一方面通过精准补贴、服务消费支持等工具激发即时需求;另一方面更需依托收入分配改革、社会保障完善等深层次变革,从根本上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与信心。唯有政策“组合拳”与制度性改革协同发力,方能构建起内需持续扩大的长效机制。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报告》2025年第11期。